058 平凡人的挣扎(1 / 4)
&esp;&esp;和马知道日本这边,艺术家吃饭极端依靠人脉。
&esp;&esp;日本的作家、艺术家都有一个普遍的特性:地位很高,但不一定能赚到多少钱。
&esp;&esp;他们很多时候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上流阶层的“粘合剂”存在。
&esp;&esp;很多时候他们的作品卖出好价,中间是有黑箱的,比如谁谁高价买了我一幅画,然后我帮他牵个线,和某某议员认识一下,一起打个高尔夫。
&esp;&esp;《名侦探柯南》和游戏《女神异闻录5》里面都有老画家江郎才尽占用弟子作品的桥段,这种桥段在日本艺术界确实有,但真不是很多,主要出现在科研特别是医学科研方面。
&esp;&esp;这就是因为日本有名气的老艺术家他不用真的出好作品,他画坨屎人家一样有人吹捧有人买。
&esp;&esp;日本艺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内循环,艺术家出作品,评论家负责引导普罗大众“欣赏”作品。
&esp;&esp;普罗大众中有了一定的所谓人气之后,艺术家就获得地位和人脉,这些又反过来转化成钱。
&esp;&esp;这种机制下产生了很多很奇葩的“作品”。
&esp;&esp;其实和马上辈子觉得中国的艺术界也开始“有内味”了,艺术越来越看不懂,大师们各种浮夸表演都成了网络上的笑柄。
&esp;&esp;不过中国阶层还没有固化,更没有日本那样稳定的上流社会存在,所以大师们地位也不怎么稳固就是了。
&esp;&esp;总而言之,在日本,艺术家们特别重视人脉的经营,重视和评论家的关系。
&esp;&esp;但是,再重视人脉,也不会轻易跑到公立高中来登台献艺啊。
&esp;&esp;委员长居然能够直接拉三位艺术家来给自己站台,而且还是今天决定要参加选美,然后才摇的人……
&esp;&esp;不对,就算委员长之前就想参加选美,提前摇人,这能把这种级别的家伙摇到高中文化祭的舞台上登台,也是很厉害了。
&esp;&esp;没钱看小说?送你现金or点币,限时1天领取!关注公·众·号,免费领!
&esp;&esp;和马看着那三人,明显演能剧的最殷勤,大概是因为能剧是真没多少爱好者了,全靠所谓专业人士吹捧维持地位。
&esp;&esp;而三味线和尺八,技巧高超的话普罗大众里面还是有不少人买账的,毕竟普罗大众欣赏不来能剧,但还是知道音乐好不好听的。
&esp;&esp;神宫寺玉藻拿着鼓槌,似乎在做最后的准备啥的。
&esp;&esp;千代子吐槽:“说穿和服不好吹大号,这穿和服打鼓也不太对味儿吧?”
&esp;&esp;话音刚落,鸡蛋子就像她对和马预告过的那样,一甩胳膊一扯和服,把和服左肩部分掀开,露出半边肩膀。
&esp;&esp;她早就用裹胸布把胸缠得严严实实,一点福利都没有给。
&esp;&esp;但是她这姿态,就有种女侠上阵的凛冽气势,仿佛马上就要拔出薙刀砍杀几个不长眼的宵小。
&esp;&esp;千代子:“好吧,现在没事了,气质吻合了,简直就像三国志里击鼓鼓舞关羽去斩华雄的张飞一样。”
&esp;&esp;日本人说三国志,指的就是三国演义,这就是个翻译问题。三国演义全称叫三国志通俗演绎,日本翻译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拿了头三个字做书名。
&esp;&esp;“你居然还知道三国志?”和马惊讶的问。
&esp;&esp;“我看的漫画,因为最近老哥你总说中国的成语啥的,我也对中国有点兴趣了,买菜的时候看到有这个漫画就在书店站着翻了翻。”
&esp;&esp;“书店的老婆婆没赶你?”
&esp;&esp;“不会赶啦,我在商店街很受欢迎的。”
&esp;&esp;和马挠挠头,目光转回舞台。
&esp;&esp;委员长已经摆出击鼓的架势,然后对伴奏者点点头。
&esp;&esp;紧接着她就开始敲了。
&esp;&esp;太鼓有很多尺寸,她这次敲的是最大那一码,不用话筒和扬声器,都能声音传遍整个操场。
&esp;&esp;是很有精神的鼓呢。
&esp;&esp;开场先是密而急促的小鼓点,这一般是副奏者用小鼓敲的,但神宫寺直接用鼓棒敲大鼓的边缘敲出来。
&esp;&esp;尺八演奏家井上名人合着鼓点吹起悠扬的旋律。
&esp;&esp;和马对太鼓曲的印象,全来自游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