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6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:“卓太医那边还没空吗?”

&esp;&esp;“回老爷,老奴让人在卓府门前守着,卓太医这几天一直在宫里。”

&esp;&esp;“一直在宫里?”袁尚书顿时起疑。

&esp;&esp;挥手示意老管家退下去,再回去书房同幕僚提了提此事。

&esp;&esp;幕僚道:“宫里是不是发生了何事?会不会是陛下生病了?”

&esp;&esp;“我先前让人去请卓太医,当晚卓太医当值,未曾出宫。次日又听闻长春宫似乎出事,之后宫里再没消息传出去。眼下情形不太对劲。”

&esp;&esp;袁尚书敏锐的察觉到不同寻常。

&esp;&esp;再让人去继续打听,尤其是宫里的事。

&esp;&esp;这边袁家去府衙报官。

&esp;&esp;府尹接到这个案子一阵头痛,“这是神仙打架,殃及池鱼。”

&esp;&esp;“大人,要查吗?”府丞询问。

&esp;&esp;府尹深呼吸了一下,淡定道:“让治中去查一查,袁尚书都来报官了,我们不管也不行。不过最近袁家事儿不少,估摸也不会在意一桩小事。”

&esp;&esp;“下官懂,这就去吩咐。”

&esp;&esp;府丞眨了眨眼,笑着出去找人。

&esp;&esp;真为了此事,大动干戈去捉人,府尹不会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,派人去外面装装样子,应付过去便得了。

&esp;&esp;不多时,衙门就有官差去城中各个茶楼酒肆问询,有官差出现倒是起到了震慑的作用,一时之间外面的人说话都小心了许多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翠花胡同。

&esp;&esp;宋锦也知道了袁尚书的操作,“挺高明的,他这一招应该能很快压抑住流言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事儿就是件丑闻,真假外人无法证实。袁家处理得当也不算什么。”秦驰正在看着各处送来的情报。

&esp;&esp;宋锦又问:“袁家给你下毒一案子,谁来负责调查了?”

&esp;&esp;“大理寺配合锦衣卫调查。”

&esp;&esp;“你说能查出什么吗?”

&esp;&esp;“看袁家的反应了,我知道袁家已经派人去拦截了,那人活不到京师的。”秦驰没说人到京师接受审讯,对于袁家来说更有利。

&esp;&esp;当初那份证词本是用药物让那人说的,在清醒的情况下对方一找到机会就想寻死。这把人送到京师,很可能就翻供了,袁家脱罪只会更容易。

&esp;&esp;但是,袁家不会相信他没有背叛。

&esp;&esp;最大的可能就是派人去灭口,秦驰已经提前让人带口信去给杨县令,告诫他看好犯人,小心幕后的人灭口一事,最好能趁机捉到贼子,拔出萝卜带出泥,或许又是大功一件。

&esp;&esp;秦驰特别派了个能言善道的。

&esp;&esp;只要把杨县令忽悠好了,就是一把好刀。

&esp;&esp;袁家派来的灭口的人,操作得当能是捶死袁家的有力证据。

&esp;&esp;“公子,袁府的管家登门求见,还说务必要见您一面。他没有明说,我见到他身后跟着一人,像是卓太医。”

&esp;&esp;秦八过来通禀。

&esp;&esp;宋锦和秦驰相视一眼。

&esp;&esp;秦驰将手里把玩的小婴儿穿的虎头鞋放下,再端正衣冠道:“我去见一见。”

&esp;&esp;“相公小心。”宋锦知道袁府来人,不会有好事。

&esp;&esp;秦驰从容轻笑,“在自己家还担心出事?”

&esp;&esp;“小心无大错。”

&esp;&esp;宋锦不太赞同他的说道。

&esp;&esp;秦驰连忙道:“好好,听娘子的,我定会离对方三丈远说话。”

&esp;&esp;这话说出很快就打脸。

&esp;&esp;出去见客之时,袁府管家说明来意,“我家老爷得知秦大人被人下毒,差点儿出事,特意请卓太医过来,给您瞧一瞧。”

&esp;&esp;“毒已解,病也好了,这才请太医上门,会不会太迟?”秦驰故意问道。

&esp;&esp;袁府管家礼貌的态度依旧,“这不是请下平安脉,我家老爷才能放心,这事儿不是咱们袁府的错,却也要袁府背锅,哎,也是我家老爷心善,不确认您身子无碍,老爷就一直不放心,连睡觉都不得安稳。”

&esp;&esp;“哈,原来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