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622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观阅我京营将士军容。”

&esp;&esp;众将原本诧异贾珩身旁的身形高挑,容颜明丽的女子是谁,闻听此言,皆是一愣,抱拳道:“末将见过公主殿下。”咸宁公主清眸闪了闪,听着着称呼,不觉脸红耳热,余光瞥向一旁的蟒服少年,芳心又是甜蜜又是羞喜。

&esp;&esp;不知为何,站在他身旁被众将恭贺着,总有一种众将拜见夫人的感觉。

&esp;&esp;‘“诸位将军免礼,本宫过来是……观阅军容的。”身份高贵的少女压下心头的纷乱思绪,清澈的声音恍若冰雪融化,让人心神一清。

&esp;&esp;众将暗道,真是好一个气度非凡,仙姿玉貌的天潢贵胃。

&esp;&esp;“殿下,随着臣四下看看,这里是节帅大营,原有中护军三千,等会我让人准备一些阅兵式,殿下可以检阅。”贾珩转眸看向咸宁公主,少女月眉星眼,乌珠流盼,那肖似宋皇后的精致五官,并无太多温婉,却更多遗传了端容贵妃的清冷、幽绝气质。

&esp;&esp;难以言说的感觉。

&esp;&esp;“嗯。”咸宁公主收回了四处张望的目光,将流淌着欣喜的盈盈目光投向贾珩。

&esp;&esp;然后两人在众将的扈从下,四下参观着营区。

&esp;&esp;节帅大营按常例定制,应有兵额三千的中护军,该部完全由谢再义从果勇营中抽调,算是贾珩的嫡系精锐。

&esp;&esp;“殿下,那是箭卒,他们正在按着作训章程操演,习练射术。”贾珩指着远处正在操演的众兵卒,对着一旁的咸宁公主解说道。

&esp;&esp;咸宁公主目光掠过手持弓箭的兵,柔声道:“看着倒是井然有序,哎,那边儿是在做什么的?”

&esp;&esp;看着正在从高台上后倒落下,被几个士兵接住的军卒,时不时传来欢呼。
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,说道:“锻炼团结协作之力,战场上皆是袍泽兄弟,如果没有信任,何谈以性命相托?如此向后倒去,完全基于对同伙军卒的信任,长此以往,也能增进袍泽情谊。”

&esp;&esp;咸宁公主星眸熠熠生辉,隐隐浮起思索之色,惊喜问道:“这是先生想的练兵之法吧?”

&esp;&esp;她在先前的大汉军中从未见过这样的训练之法。
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,说道:“只是一些小手段,此外还有一些蹴鞠、拔河、内务……等激发兵卒争先之念的手段。”

&esp;&esp;他前世在边防从军,也曾带过新兵,对这些早已浸润到骨子里。

&esp;&esp;当然京营之兵还有其他的物质奖励手段,虽然不是重赏,但也极容易笼络人心,另外还有针对家属的补贴。

&esp;&esp;比如逢年过节,可能会有一些礼品送到家里,这比送给军卒本人更有效果。

&esp;&esp;每一个军将以及兵卒的家庭情况,个人履历的基本信息,都要登记造册,当然受限于文书工具,太过耗费人力物力,目前而言,也就只有果勇营靠着按着一百户一佥书处的配置,勉强做得到。

&esp;&esp;咸宁公主听着,隐隐觉得这等安排精妙难言,赞颂道:“先生不愧是得兵法之要,这些纵是孙吴兵法中仍未载述吧?”

&esp;&esp;贾珩摇了摇头,道:“其实有类似之法,卧不设席,行不骑乘,爱兵如子,不过往往有失堂皇之意。”

&esp;&esp;比如吴起为士兵吸脓,但士兵之母不感激,反而伤心落泪。

&esp;&esp;这种靠着将帅个人魅力进行感召,比之制度上的荣誉感召和纪律建设,不可持续且也不科学。

&esp;&esp;咸宁公主柔声道:“我看一些史书,好像是说哪朝兵马,有意将乡党、父子编练一起,一人身死,则同仇敌忾。”贾珩笑了笑,说道:“殿下说的是魏博牙兵吧?”

&esp;&esp;“先生果然博学。”咸宁公主眼前一亮,明眸熠熠地看向贾珩。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长安天子,魏博牙兵,臣如何不知?彼等父子世袭,婚党盘互,悍骄不顾法令,如此兵卒,横行一时,却非强军也,而且京营为京城屏藩,也不需要这样的以下犯上的骄兵悍将,我大汉需要的是其疾如风、其徐如林、侵掠如火、不动如山,令行禁止的百战雄师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