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678节(2 / 3)
年将军,正是谢再义此行的副将——果勇营参将肖林,阔步进入官衙,抱拳道:“谢将军,城中贼寇已清剿完毕,丁夫贼寇还在甄别。”
&esp;&esp;谢再义点了点头,道:“肖参将,兵贵神速,罗山县等县乡亭里还有贼寇残余盘踞,为祸汹汹,需得派人前往罗山县清剿,以免其遁逃山林,不好搜捕,这一次我们要一举荡灭贼寇!”
&esp;&esp;说着,将虎目光看向其中一位游击将军,沉声道:“孙将军,你率领两千精骑,即刻前往罗山县,对盘踞在那里的贼寇进行剿捕。”
&esp;&esp;“末将领命。”那孙姓游击抱拳应命。
&esp;&esp;谢再义转而再次看向另外一位游击将军,道:“钱游击,你领五百骑,为前锋斥候,向北方许县而去,探察开封那边儿的动向,一有消息,即刻探马快报。”
&esp;&esp;钱游击道:“末将领命。”
&esp;&esp;谢再义吩咐完众将,又看向着飞鱼服,配绣春刀的百户官,沉声道:“周百户,汝阳县既下,汝宁府中贼寇留守势力为我军荡灭,待天一亮,即刻向节帅飞鸽传书,通报此信。”
&esp;&esp;“是。”那锦衣百户拱手应道。
&esp;&esp;肖林沉吟道:“也不知节帅在开封战况如何,上次飞鸽传书,还说刚刚进军开封府城,开封府城分属大城,一旦战况相持,连绵日久,只怕我等也要北上支应才是。”
&esp;&esp;“以节帅将略,攻下开封府城易如反掌。”谢再义目光闪亮,振奋说道。
&esp;&esp;肖林点了点头,也不再说其他。
&esp;&esp;却说汝宁县衙死囚牢中,传来吵吵嚷嚷之声,并非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,而是汝宁府一些有头有脸的士绅。
&esp;&esp;在贼寇占据汝宁府以后,就在县衙更换了牢头,囚牢也用来关押一些原罗山县、汝宁县的县吏。
&esp;&esp;在里厢一座光线昏暗,臭气熏天的囚牢中,大汉镇国公牛清之孙牛继宗,衣衫褴褛,披头散发,正坐在一堆散乱的稻草堆中,这会儿蓬头垢面,神情萎靡。
&esp;&esp;哪怕牛继宗写了一封假捷报递送神京,某种程度上算是背叛了大汉朝廷,但也并没有得到高岳以及手下之人的另眼相看,一样和汝宁府的官员士绅被关押在囚牢中,三餐不得饱食。
&esp;&esp;或者说,在高岳等一众豪杰义士眼中,如牛继宗这等大汉勋贵,生来就带有原罪,甚至一些贼寇就想看着大汉勋贵成为阶下囚的模样。
&esp;&esp;就在牛继宗倾听着外间的喊杀声时,忽而听到外间一串沉重的脚步声,不由拨开凌乱的头发,借着监狱甬道中的煤油灯望去。
&esp;&esp;这号服……是官军!
&esp;&esp;天可怜见,牛继宗心绪激荡,热泪盈眶。
&esp;&esp;周围囚牢中的官吏士绅,同样哭天抢地,大声呼救。
&esp;&esp;先前,囚牢中官吏士绅,听着外面传来的喊杀声,而后牢房中用来看守的贼寇都神色匆匆地前去支应,情知朝廷派兵打了回来。
&esp;&esp;贾芳领着人进得阴暗、潮湿的牢房,近得前来,看向那扶住栏杆的身影,依稀能从身上袍服能够辨认出来眼前之人是朝廷的大官儿,试着唤了声道:“牛继宗?”
&esp;&esp;“你们京营兵马?”牛继宗拢目细瞧,心头一喜,大声道:“你们是过来救我的?”
&esp;&esp;贾芳看向牛继宗,面上似笑非笑,说道:“是来救你的。”
&esp;&esp;牛继宗一时没听出这话的意思,只是随着囚牢被打开,行走之间,“哗啦啦”,腿上的锁链响动不停,身形晃动着,急声道:“这獠铐也取下来吧,戴着太沉重了一些。”
&esp;&esp;一个京营军卒从手中的一大串儿钥匙中正要取着,却听耳畔传来一道冷喝:“取什么?等会儿还要戴,押赴京里,明正典刑。”
&esp;&esp;牛继宗怔了下,面带疑惑说道:“什么……什么明正典刑?”
&esp;&esp;心头忽地生出一股不妙的预感。
&esp;&esp;“牛继宗,你变节投敌,圣上大怒,早就下旨,将镇国公府除爵,夷灭三族,朝廷上谕,前日已发到了南阳府。”贾芳目光冰寒,冷笑说道。
&esp;&esp;身为贾族中人,对镇国公府与贾家的龃龉心知肚明,如今牛家倒台,心头未尝不为之感到快意非常。
&esp;&esp;牛继宗惊闻噩耗,如遭雷殛,身形晃了晃,连忙扶住牢房木栅,好悬晕倒过去。
&esp;&esp;夷灭三族,怎么可能!?
&esp;&esp;不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