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781节(2 / 3)
说道:“珩弟。”
&esp;&esp;贾珩轻声道:“大姐姐别多想,她们两个许是有什么事儿吧。”
&esp;&esp;“她们姐妹两个穿了一身跳舞的裙装,之前在宫里,我见容妃娘娘穿过。”元春幽幽说着,一双莹润目光见着认真之色,打量着贾珩。
&esp;&esp;贾珩哑然失笑道:“大姐姐,这般看着我做什么?”
&esp;&esp;元春忽而展颜一笑,国色天香的容颜颇有巧笑倩兮的气韵,柔婉的声音带着难得一见的俏皮和娇憨:“我就在想,珩弟为何这般讨女孩子喜欢呢?”
&esp;&esp;贾珩:“……”
&esp;&esp;好呀,元春现在也会撩拨于他了。
&esp;&esp;近前拉过元春,拥住玉人丰腴有致的娇躯,附耳说道:“大姐姐真的不知道什么原因?”
&esp;&esp;元春被贾珩拥在怀里,身后感受到一抹季动,轻轻腻哼了一声,只觉娇躯阵阵发软,声音打着颤儿道:“珩弟,少年之时,戒之在色,等下别……别折腾的太狠了。”
&esp;&esp;先前和晋阳殿下折腾了一个下午,现在又要,纵是铁打的身子,这般纵欲无度也顶不住,如是害了珩弟,她就……成了红颜祸水了。
&esp;&esp;贾珩附在元春的耳畔,低声道:“大姐姐放心好了,我会节制的,咱们也有段日子没见了。”
&esp;&esp;之前因为太喜爱元春,抱着绵软如蚕,再加上元春也实在乖巧,任他施为,难免有时候花样多了一些。
&esp;&esp;说着,搂着元春,向着帷幔而去,几度恩爱缠绵,一慰相思之苦。
&esp;&esp;第647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,岂能见死不救?
&esp;&esp;翌日
&esp;&esp;贾珩起了个大早,与咸宁公主前往徐州府衙,因为内务府的这批米粮都暂存在徐州的府库中。
&esp;&esp;徐州知州鞠昌年见着来人,连忙迎了上去,面色恭谨,拱手一礼说道:“下官见过永宁伯。”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道:“等会儿漕运衙门的舟船会过来转运,运抵淮安府。”
&esp;&esp;因为他是以快马轻车简从而来扬州,漕运总督杜季同的船队还在后面,按照时间今天应该也会到。
&esp;&esp;鞠昌年问道:“不知要解运多少万石?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先期解送十五万石,再看看淮安府那边儿的情况,如果那边儿仍是不够,再解送过去十万石。”
&esp;&esp;不过以他想来,对南京户部尚书潘汝锡之孙的惩治,以及对贾家在金陵十二房投机倒把的鞭笞,某种程度上应该造成了一种“寒蝉效应”。
&esp;&esp;鞠昌年心头暗松了一口气,道:“徐泗大水,受灾的百姓不少逃进徐州城中,最近城中也十分缺粮,永宁伯从太仓运来的这笔米粮真是解了燃眉之急,下官代徐州十余万父老乡亲,拜谢永宁伯厚恩。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徐知州,最近涌入徐州的灾民有多少?”
&esp;&esp;鞠昌年面色愁闷,说道:“永宁伯,最近几个县涌进徐州城的百姓近五六万人,官仓早已见底儿。”
&esp;&esp;“如今有了米粮,也不可懈怠,尽量做好灾民的安置之事,不要闹出事端来。”贾珩沉吟片刻,叮嘱道。
&esp;&esp;鞠昌年道:“下官醒得利害。”
&esp;&esp;贾珩又与鞠昌年说叮嘱了几句,一旁的咸宁公主静静看着,明眸焕彩,也不插话。
&esp;&esp;而后,贾珩在徐州知州鞠昌年的陪同下,查看屯粮的粮库。
&esp;&esp;这座粮库由京营军将,内务府的一位员外郎,以及徐州知州衙门六房之户房通判亲自带人看守。
&esp;&esp;三方共同监管,有效避免了中饱私囊,上下其手。
&esp;&esp;贾珩认真细致地点验了官粮的数目以及仓储条件。
&esp;&esp;及至傍晚时分,锦衣亲卫与徐州方面的差役一起来报,漕运总督杜季同领着漕粮卫乘船只已经到了。
&esp;&esp;贾珩与咸宁公主,这才领着大批扈从,离了徐州州衙,前往渡口,对接漕运总督杜季同的舟船船队。
&esp;&esp;漕运总督杜季同此刻在一众漕丁的簇拥下,登上码头,远远见到贾珩,面上带着比之在南河衙门热切的多的笑意,拱手说要行了一礼道:“下官见过永宁伯。”
&esp;&esp;先前不管是贾珩对贾家族人的惩治,还是对金陵那些官宦子弟的抓捕,都落在这位老官僚眼中。
&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