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919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堂。

&esp;&esp;甄老太君在丫鬟的搀扶下,撑起身子,目光首先落在那少年身上,苍老面容现出慈祥笑意,问道:“珩哥儿,过来了?”

&esp;&esp;贾珩朝甄老太君行了下礼,然后看向黛玉,点了点头,却是碰到一双大胆的探寻目光,那柳叶细眉、狭长清眸,如玫瑰花的唇瓣,几乎让贾珩差点儿以为是甄晴。

&esp;&esp;嗯,不是磨盘。

&esp;&esp;旋即落座下来。

&esp;&esp;相比上一次女卷还在屏风之后避讳着,这次明显是当作通家之好,都没有怎么避着,当然也是贾珩现在的身份,加上已经成过亲所致,给人的感觉就是长辈。

&esp;&esp;甄老太君又是亲自给着贾珩介绍着府中的一众女卷以及甄宝玉,以示亲近。

&esp;&esp;贾珩都向着女卷点头示意,恪守礼数,并不多看。

&esp;&esp;“这是兰兰。”甄老太君轻笑说道。

&esp;&esp;“珩大哥。”甄兰轻笑唤了一声,落落大方,只是那双初现妩媚的凌冽眸子,打量着对面的少年。

&esp;&esp;看着年龄比她是大不了一二岁。

&esp;&esp;而后是甄溪,明眸善睐的少女梳着空气刘海儿,目光柔润盈盈。

&esp;&esp;甄溪对上那双清冽沉静的目光,就有些羞怯,微微垂下眼睫,轻声唤道:“珩大哥。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也不多言。

&esp;&esp;甄老太君当先开口,致歉说道:“珩哥儿,先前的事儿,因为宝玉他四叔太过鲁莽,给你添了不少麻烦,老身这厢给你赔不是了。”

&esp;&esp;迎着一众目光注视,贾珩看向甄老君,道:“老太君,先前之事,的确引起一些波折,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。”

&esp;&esp;甄老太君闻言,面色微变,叹了一口气,道:“说来,都怪宝玉他四叔擅作主张,老身已经骂过他了,珩哥儿,他虽然一大把年纪,但却未必有小孩子懂事,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才是。”

&esp;&esp;贾珩一时默然,却并未再接话。

&esp;&esp;这等背后捅刀子的行为,说不好听一点儿是“二五仔”,说文雅一些,两面人行为,可谓政治品行极为卑劣,他今天来甄家已经是念在磨盘……嗯,甄贾两家的一些故交上。

&esp;&esp;甄老太君见此,情知少年心头对自家四子已经存了恶感,情知非一日可消除,连忙说道:“珩哥儿,江南大营这边儿正在整饬,也不知是什么章程?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现在两江总督衙门已经接管了整军一事,我现在正忙于江北事务,还抽不开身,等过段时日再问问江南大营的情况。”

&esp;&esp;甄老太君闻言,也不好再继续多说,徒惹反感,想了想,笑岔开话题说道:“子玉,等过几天,就是中秋节了,你有什么打算没有?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在府里陪着金陵这边儿的族人,也是头一次来金陵,需得和这边儿的族人祭拜一下宁荣两公,再聚一聚。”

&esp;&esp;因为宁荣两公的灵柩都安葬在金陵祖地,甚至还有祭田供奉,他先前忙着扬州之事倒也不说,这次停留的久了,怎么也要祭拜一番。

&esp;&esp;甄老太君闻言,感慨道:“是该去祭拜一番宁荣两公,为小时候也是听着两位国公扶保汉廷的故事长大的,如今宁荣两公真正算是后继有人了。”

&esp;&esp;心道,这人家都搬出了祭祖一说,那么她甄家是不好邀请了。

&esp;&esp;这时,甄晴想了想,轻声说道:“珩兄弟,晚上看有没有空,三叔他组织个什么诗会,珩兄弟可以凑凑热闹,军国大事虽然重要,但也不能一味忙于公务不是?”

&esp;&esp;贾珩沉吟片刻,轻声道:“看那天还有没有事儿,如是不忙的话,会过来看看。”

&esp;&esp;甄晴看了一眼那少年,此刻得了贾珩答,在府中一应女卷跟前儿,愈发得了面子,芳心深处涌起一股甜蜜。

&esp;&esp;甄老太君心明眼亮,见此,连忙笑着说道:“正好林丫头、歆歆也过去,好好玩玩。”

&esp;&esp;甘氏笑道:“是这么个理儿,祭祖是正典,提前办了才好,抽空过来看看也没什么的。”

&esp;&esp;甄老太君也笑道:“这样也好。”

&esp;&esp;与甄老太君叙着话,不知不觉,就到了近晌时分。

&esp;&esp;甄宝玉的三叔甄轩也回返过来,见着贾珩,面上现出热情洋溢的笑容,说道:“子玉,你那本三国话本,我平时翻阅了好多遍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