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937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靠在垂柳之下,车辕高立的马车周方都是膀大腰圆、身形矫健的护卫捉刀警戒,嬷嬷和丫鬟在马车周围服侍着。诞

&esp;&esp;空间宽敞的马车上,一只凤仙花汁涂着指甲的纤纤玉手挑起布帘子,那双在金色晨曦下明亮锐利的凤眸,穿过早晨河面上冥冥薄雾,眺望着运河上轮廓渐渐清晰的船桅之影。

&esp;&esp;“大姐,四叔就在船上吧?”甄兰问着一旁的楚王妃甄晴,少女今天梳着垂鬟分肖髻,簪耳之饰珠辉星虹,如黄莺出谷的声音带着娇俏、明媚。

&esp;&esp;甄晴轻轻叹了一口气,玉颜上现出复杂,道:“应是在船上,只是也不知情况怎么样了。”

&esp;&esp;一旁坐着的甄溪,轻声道:“父亲能回来就好。”

&esp;&esp;“四妹妹说的是,人没事儿就好。”甄晴看向甄溪,凤眸幽晦几分。

&esp;&esp;前日,老太太单独留下了她,叙说了一些安排。

&esp;&esp;按老太太的说法,甄家这一劫多半是躲不过去了,无论如何也要让甄溪送到那混蛋身旁,哪怕是为奴为婢,端茶倒水,铺床叠被,也在所不惜。诞

&esp;&esp;等到那混蛋到了金陵,老太太趁势相请此事。

&esp;&esp;不过以她看来,那混蛋应不会喜着黄毛丫头,说不得还得她想个法子才是。

&esp;&esp;此刻,烟波浩渺,乳白雾气时散时聚的河面上,伴随着哗啦啦的水声,一艘高大如城,悬挂着“贾”字帅旗的楼船,乘风破浪而来,正是八月下旬,两岸杨柳青青,碧波万顷。

&esp;&esp;“扬州到了。”着飞鱼服、配绣春刀的陈潇,拢目眺望着远处站在江河渡口上的人影,抿了抿唇,轻声说道。

&esp;&esp;贾珩温声道:“看到了,这几天累坏了,回去好好歇两天。”

&esp;&esp;陈潇目光闪了闪。

&esp;&esp;心道,只怕所谓歇两天,是陪着几个小丫头玩闹。诞

&esp;&esp;待舟船抵近渡口,贾珩在锦衣府卫的扈从下,再次踏上渡口,看向不远处的林如海以及齐昆等人。

&esp;&esp;齐昆快行几步,道:“永宁伯。”

&esp;&esp;饶是齐党中人,在先前一场大胜面前,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贾珩在军事上的才干,尤其是前有甄铸一场“丑陋”的败仗,瓦砾在前,珠玉之辉这几天已经在江南江北广为传诵。

&esp;&esp;这时,江南士人重又回顾发生在几个月前的中原叛乱,同样是永宁伯领兵力挽狂澜。

&esp;&esp;贾珩看向齐昆,笑了笑道:“劳齐大人和扬州父老相迎,贾某于心不安。”

&esp;&esp;“应该的,子玉在海门领兵大发神威,歼灭贼寇,扬我国威,我等在后方心实忧甚。”齐昆道。

&esp;&esp;听后续详细的战报,先前不仅剿灭海寇,还有三百女真寇虏,这已是近年有数以来的大功,虽不足以封侯,但却可以让一个普通军将封伯三等,以之激励将校。诞

&esp;&esp;林如海以及袁继冲也走将过来,看向那少年。

&esp;&esp;林如海打量了贾珩一眼,见并无伤势,心头稍松,温声道:“子玉,回来了?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道:“经此一战,扬州不用担心虏寇再次逼近,犯我江南江北了。”

&esp;&esp;浑然不知贾珩已上密疏弹劾了自己的袁继冲,微胖的脸上堆起笑意,笑着相邀道:“贾大人,城中备下了薄宴,为贾大人接风洗尘,此外,府库也准备了酒肉,招待凯旋的各位义士。”

&esp;&esp;齐昆也笑道:“永宁伯,此地非讲话之所,还请至城中一叙。”

&esp;&esp;贾珩交代着军将带着兵马前往江北大营,而后准备在刘积贤的扈从下,随着众人向城中而去。

&esp;&esp;马车之上,叶暖轻笑了下,感慨道:“自古英雄出少年,这永宁伯如此年纪,就已屡立功勋,真是我大汉的柱国之臣。”诞

&esp;&esp;这等势头,只怕至少与她父亲一样,将来能封侯,或许侥幸能封为国公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