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97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哪有余力再调拨兵丁过来。”

&esp;&esp;此刻,鳌拜的二哥卓布泰嘴巴张了张,终究没有出言。

&esp;&esp;巴哈则开口道:“如果只是一万汉军,那我大清何惧之有,全歼这支汉军,为遏必隆他们报仇。”

&esp;&esp;不过马弁接下来的一句话,却让鳌拜沉默半晌。

&esp;&esp;“都统,这次领兵的主将可能是卫国公贾珩。”

&esp;&esp;此言一出,恍若一股彻骨的寒风吹入厅堂,让鳌拜兄弟默然不语。

&esp;&esp;这就是贾珩的分量,哪怕只是一个名字,都已让女真众高层将校,如临大敌。

&esp;&esp;卓布泰那张雄阔、刚毅的面容,已然阴沉如铁,熠熠虎目当中满是凝重之色,轻声说道:“不想竟是那位卫国公,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不成?”

&esp;&esp;巴哈也皱眉道:“是啊,这位卫国公只带了一万兵马。”

&esp;&esp;鳌拜冷笑一声,说道:“能有什么阴谋?贾珩小儿又能如何,趁着他带的兵少,我们正好取了他的狗命,我大清的危局也就解了。”

&esp;&esp;第1371章 顾若清:这人每次都这样……

&esp;&esp;朝鲜,王京

&esp;&esp;鳌拜此言一出,殿中众人一时间陷入沉默。

&esp;&esp;无他,这种话,实在是听得耳朵都磨出了茧子。

&esp;&esp;结果是女真越打越弱,势难挽回。

&esp;&esp;鳌拜道:“现在城头上准备守城器械,另外将那几门红夷大炮抬到王京城上,汉人只要来攻,我们给他一个狠的。”

&esp;&esp;鳌拜一旁的几个弟兄纷纷称是。

&esp;&esp;鳌拜道:“这几天,大雪封路,王京城加固城池,而后派出斥候,探察汉廷兵马的动向。”

&esp;&esp;待众人纷纷领命而走,鳌拜面上的担忧之色再也难以掩饰。

&esp;&esp;鳌拜此刻来回踱着步子,而后,立定身形,寻了一个马弁,吩咐道:“你去派信使前往辽阳府,让当地驻军将校准备粮秣。”

&esp;&esp;如果真的事不可为,他也不会在朝鲜死磕。

&esp;&esp;只是,如此一来,大清就被困在辽东。

&esp;&esp;所谓困龙之局,不过如此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另一边儿,在距离王京数百里外的忠州——

&esp;&esp;贾珩在金堉等朝鲜君臣的陪同下,来到原忠州牧府,一座五间青砖大瓦房列成的议事堂。

&esp;&esp;而后,众人在厅堂之中呼啦啦一片,落座下来。

&esp;&esp;朝鲜国王世子李渊,那沉静目光落在那蟒服少年脸上,问道:“卫国公,如今叛军盘踞在王京城,未知贵国何时派兵?”

&esp;&esp;贾珩迎着朝鲜国王的殷切目光,低声说道:“如今刚到贵国,如今大雪封路,道路不便,运输炮铳多有不及,还要先行休整一番,此外,还要与贵国的兵马演训一番,出征之事,倒也不急。”

&esp;&esp;金堉笑着附和道:“卫国公说的是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不说其他,如今大雪封路,道路泥泞,辎重运输就不大方便。”

&esp;&esp;李渊闻听此言,点了点头,也不再多说其他。

&esp;&esp;金堉柔声道:“大君,卫国公远道而来,当为卫国公接风洗尘才是。”

&esp;&esp;李渊渐渐反应过来,轻轻应了一声。

&esp;&esp;贾珩而后,在金堉的陪同下,用罢酒菜。

&esp;&esp;待用罢午宴,然后来到下榻的居所——

&esp;&esp;顾若清柳叶秀眉弯弯,莹润美眸凝露而闪,静静看向那玉颊似有酒后醺然酡红的蟒服少年,柔声道:“都说定了?”

&esp;&esp;贾珩面色微顿,道:“休整几日,待雪一化,咱们就即行启程。”

&esp;&esp;顾若清莹然明眸之中现出担忧之色,低声问道:“这么大的雪,也不好出兵打仗罢?”

&esp;&esp;贾珩面色微顿,柔声道:“对攻城一方颇为不利,后勤线路绵长,极容易为敌所断。”

&esp;&esp;先前还真不是故意推脱,这都是现实的考虑。

&esp;&esp;说着,落座下来,提起木质几案上的一壶茶,拿过一个元青花瓷的茶杯,轻轻斟了一杯,呷了一口,只觉齿颊留香。

&esp;&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