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2198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上是因为魏梁两藩谋逆,气急攻心,才……可是确有此事?”

&esp;&esp;因为徐开乃是外臣,对京中的这些变故并不知晓多少。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道:“魏王一时糊涂,与梁王竟行逼宫谋逆之事,彼时,我也颇觉震惊。”

&esp;&esp;虽然在他推波助澜之下,魏王逼宫之事才得以功成,但显然不能道之于徐开。

&esp;&esp;徐开眉头紧皱,一时默然不语。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对魏梁两藩之逆举,大行皇帝已经处置过,况且新皇已经继位,盖棺定论之事,你我就不好再多议了。”

&esp;&esp;如今已是建兴元年,崇平年间的风风雨雨随着时间过去,也会渐渐掩藏在历史云烟当中。

&esp;&esp;两人说话之间,来到偏厅一同叙话。

&esp;&esp;徐开落座下来,说道:“王爷,我这一路而来,新政大兴之后,因地方府县缴纳赋税多课以银两,然地方乏银,百姓多寻商贾兑换,是故银贵谷贱,多有伤农之举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抬眸看向徐开,说道:“此事,先前新政以废两改元,行纸钞通宝于市,或许可以缓解地方赋税衙司乏银之事。”

&esp;&esp;在当初贾珩提出的诸多新政当中,废两改元是推行最为不顺利的国策,因为在农业封建时代,金融手段就要受到时代技术条件的限制。

&esp;&esp;徐开点了点头,说道:“其他地方不知,仅河南之地,纸钞通宝用之不多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温声说道:“江浙之地,用之普遍,也是那里商贸繁荣,士绅富庶,纸钞通宝得行于商贾当中。”

&esp;&esp;东南之地,自古繁华,商业繁荣的地方,银两用的也就比较多。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说道:“如今地方金银之矿开采挖掘,可以补充相关银两,广造银元,缓解用银荒之事。”

&esp;&esp;徐开道:“王爷说的极是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河南方面布政副使再任过一二年,当可去往地方担任按察使,你多在地方转任、历练,将来再到京城,才得大用。”

&esp;&esp;徐开是翰林清流出身,担任一任知府之后,迁转布政副使,倒也算是升迁比较快的,再平调一级按察使,将来升任布政使,也就顺理成章。

&esp;&esp;将来他当国秉政,再引徐开至阁部。

&esp;&esp;徐开点了点头,两人寒暄着叙了一会儿话。

&esp;&esp;徐开告辞,贾珩目送徐开离去,默然伫立良久,打算去暖香坞,看看惜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