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231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正在与锦衣府十四卫千户所训话,朗声道:“重新对京中围绕、针对文武百官的探事,着重监控,不得有误。”

&esp;&esp;在这一刻,锦衣府在京中的探事力量将会全线开动。

&esp;&esp;这会儿,下方的锦衣将校面色一肃,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曲朗,说道:“曲指挥,内卫一部尚在京中,是否承接内卫的密谍探事?”

&esp;&esp;曲朗道:“内卫现在掌控在当今太后手里,你我不可轻动。”

&esp;&esp;那将校闻听此言,面上神色悻悻然无比,拱手而退。

&esp;&esp;就在这时,一个身形魁梧、高大的锦衣府卫快步进入官厅,朝着曲朗拱手一礼,道:“曲指挥,卫王殿下来了。”

&esp;&esp;曲朗闻听此言,连忙唤过一众锦衣将校,出得官厅,来到廊檐下相迎。

&esp;&esp;“卑职见过王爷。”曲朗拱手道。

&esp;&esp;贾珩凝眸看向曲朗并一众锦衣府将校,道:“此地非说话之所,还请至厅堂中叙话。”

&esp;&esp;“是。”曲朗应命一声,也不再多说其他。

&esp;&esp;贾珩近前而坐,目光咄咄而闪,看向曲朗,问道:“最近锦衣府中整饬如何?”

&esp;&esp;曲朗道:“回禀王爷,锦衣府探事重新归档、梳理,随时可堪调用。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沉声道:“还是内卫操持,这几天,我会让内卫向锦衣府方面交接。”

&esp;&esp;甄晴多半是不会答应。

&esp;&esp;言及此处,贾珩问道:“曲指挥,先前邝守正和吴贤成两人可曾招供?”

&esp;&esp;曲朗面色一肃,目光咄咄而闪,拱手说道:“王爷,二人已经录取口供,稍后就可递送于王爷审阅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沉声道:“这桩案子要办成铁案,同时对在京之高家同党,也要一体拿捕,询问,彻底为朝廷扫清后患。”

&esp;&esp;这是一次彻底清理高仲平一党的机会。

&esp;&esp;其实,朝野之上的高仲平一党并不多,因为高仲平先前的根基一直在四川,亲信旧部也在四川,所以京中并不多。

&esp;&esp;至于当初引蛇出洞之计,是以魏梁两王在四川作乱,引动高仲平和朝中心向汉室的旧臣,然后,再行一网打尽的同时,培植羽翼,树立卫王一系的威望。

&esp;&esp;贾珩沉声道:“最近辽东方面,情报可曾得了确信?”

&esp;&esp;辽东虽然平定,但并不意味着善后之事彻底宣告结束,设府置县,拣选吏目,这些都需要时间。

&esp;&esp;曲朗默然了下,低声道:“王爷,辽东方面,最近正在对丁壮编户齐民,发放耕牛、粮种。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默然片刻,低声道:“辽东方面虽然已经平定,但也要严防女真贵族复国反叛。”

&esp;&esp;其实,如今的大汉还远远没有到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的时候,一旦中枢动乱,辽东方面就有可能再次波澜,满清的这些遗老遗少就可能复国。

&esp;&esp;所以巴蜀之乱,是得需要尽快平定,不能任由局势糜烂下去,一发不可收拾。

&esp;&esp;曲朗拱手说道:“卑职谨记王爷之命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沉吟片刻,道:“对外之事,锦衣府循旧例而行,对神京之内的监视,仍不可松懈分毫。”

&esp;&esp;内卫现在掌握在甄晴的手里,应该是让其族中子弟甄璘操持内卫探事诸事。

&esp;&esp;贾珩又询问了曲朗关于兵事作训的事务,打算将徐开调回京师。

&esp;&esp;其实,徐开在台湾也待了有二三年了,调任辽东担任巡抚,经略辽东事务,将来就是他选定的内阁辅臣。

&esp;&esp;时节进入九月之后,京中也会进行一次恩科举试,那时候再让林如海收割一部分科举举子,拣选其中德才兼备者提拔任用,日积月累,在朝堂和地方也就有了根基。

&esp;&esp;贾珩在锦衣府待了一会儿,就返回宁国府。

&esp;&esp;书房之中——

&esp;&esp;看向那蟒服青年,陈潇快步迎上前去,手中抱着一份薄册,说道:“刚刚,密谍来报军情,谢再义已经率领京营大军进抵巴蜀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问道:“西北哈密卫方面呢?”

&esp;&esp;陈潇秀眉弯弯一如月牙儿,白腻如玉的容色微微顿了顿,低声道:“双方已经交手,我京城运输过去的红夷大炮也已经抵达西宁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