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234节(2 / 3)
&esp;&esp;至于后者,涉及府内诸般事务倒是都不如何要紧,但数量繁多浩如烟海既细且密。
&esp;&esp;雷俊:“该有的锻炼不可少,她大体也有分寸,你从旁协助即可。”
&esp;&esp;卓抱节:“是,弟子谨遵师父教诲。”
&esp;&esp;师徒二人再聊几句,然后卓抱节告退离开。
&esp;&esp;万法宗坛周围,只剩雷俊一人。
&esp;&esp;忽然他身边有天通地彻法箓闪动光辉,接着从中传出声音:
&esp;&esp;“师弟有心今后都形成定例,天师在位皆以百年为期?”
&esp;&esp;雷俊摇头:“怎么会?后来者愿意如我这般当然可以,便是超出百年亦无妨,后世传人自有他们的主意我也只是负责我自己的决定。”
&esp;&esp;他转而向王归元问道:“理学新近变化,师兄怎么看?”
&esp;&esp;王归元言道:“如你所言,为时尚早,不宜妄下定论。
&esp;&esp;不过……儒家理学一脉,有可能要出圣人了。”
&esp;&esp;郑白榆肯接纳理学余众,肯定有他的收获在。
&esp;&esp;但相形之下,还是周明哲、晁丰等人更需要他。
&esp;&esp;推开仙门的君主,不止可以帮助周明哲、晁丰他们重新建立稳定的理学宗法礼制框架,更可以为他们打开上限。
&esp;&esp;曾经陈裕、周明哲前赴后继苦心孤诣多年都未得成的立地成圣,现在问题反而可能迎难而解。
&esp;&esp;理学宗法礼制框架重建和稳固,这些年事已高但同时境界也高的理学大儒们,不再受衰老腐朽困扰,便再次有了进一步向上的可能与希望。
&esp;&esp;雷俊微微颔首,同意王归元判断。
&esp;&esp;王归元则沉吟片刻后开口:“华节师侄这一辈,算是定下来了,虚吾、虚海他们那一辈……”
&esp;&esp;雷俊:“每个人的路,需要每个人自己走,可能碰上相同或不同的难题,我们可以教导他们一些事,但最终路向何方,还是要他们自己把握。”
&esp;&esp;天通地彻法箓中,传出王归元一声轻叹。
&esp;&esp;安不铮是卓抱节的亲传弟子,也即将成为新一代天师亲传,目前来说甚至是唯一一人。
&esp;&esp;他是雷俊的嫡传徒孙,身怀和雷俊此前一样的两仪仙体,甚至如今成年后身量亦是颇为高大。
&esp;&esp;在许多人眼里,他都酷肖其师祖雷俊,仿佛是天赐的未来衣钵传人,比他师父卓抱节都更贴合。
&esp;&esp;无数人看好他未来成为新一代天师府领军人物,乃至于是卓抱节之后的再下一任天师。
&esp;&esp;也有无数人理所当然认为,他会是雷俊非常看好乃至于偏爱的传人。
&esp;&esp;雷掌教看安不铮,如看年轻时的自己?
&esp;&esp;甚至有少数人暗中揣测,甭管是卓长老运气好还是心思深,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极得雷俊欣赏钟爱的徒孙,才彻底为卓抱节接位成为新一任天师一锤定音。
&esp;&esp;但如王归元一般,真正跟雷俊、安不铮接触较多的人方才知道,二人或许外在有不少共同点,但内里其实相去甚远。
&esp;&esp;甚至极端一些说,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。
&esp;&esp;内在性情,卓抱节才是跟雷俊相似的传人。
&esp;&esp;甚至,池海峰在这方面,比安不铮更像雷俊。
&esp;&esp;虽然外在看上去他比雷俊更张扬随性,像唐晓棠、许元贞更多,但对于修行,对于天师之位,池海峰观念基本同雷俊一致。
&esp;&esp;徜徉修行与道法的海洋中,令他们由衷喜悦,沉浸其中,对世间万法、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。
&esp;&esp;而对于天师之位,无敌之姿,他们并不如何放在心上。
&esp;&esp;只是既然入了龙虎山,府里如果有需要,他们亦会干脆挑起这副担子。
&esp;&esp;但安不铮不同。
&esp;&esp;自少年时起,他就有极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。
&esp;&esp;领袖群伦,盖压当世,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,只是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,主要体现在,他时刻期望自己是最好的那个,最好中的最好。
&esp;&esp;但他这样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又不似唐晓棠那般外显,不似唐晓棠那般拿得起放得下,而是内敛且深沉。
&e
↑返回顶部↑